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53|回复: 3

[机械综合] 中国未来的产业机会在何方?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5

回帖

320

积分

机械村良民

UID
1017
威望
0
机械币
63
活力
-8
发表于 2017-11-10 15: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未来的产业机会在何方?

今天来做一个回顾式的思考,找一下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此次十九大制定的目标非常清晰,显然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就会重新提速。如果没有赶上08-12年的大发展时期的朋友,可以仔细思考一下,未来会有什么发展机会?毕竟每个时代,都不会给旁观者、懈怠者以机会。

那么未来的主要发展机会来自哪里呢?这里做一下简单的分析,说一下我认为几个比较重要的发展方向。

1 / 大产业,大投资

如果算大的门类,产值能够达到几千亿以上的大产业,中国还有几个特别重要的领域,大概就剩下芯片、大飞机、汽车三项了。

汽车产业不算空白,只是国产汽车还需要努力提升档次,从中低端逐级往上爬升,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将会在很长时间内共同发展。新能源汽车早期最佳发力点,应该是出租汽车、公交车、老人代步车、景区内部用车,这些不需要长途行驶的领域。光这一块的需求量,目前的电池产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传统的燃油汽车,因为产业链配套成熟,仍然还有很长的发展时间。

中国的大飞机采用全球协作集成制造的方式,目前已经首飞,几年中补齐各种测试,取得适航证以后,就可以蓝天翱翔。这也是一个大产业,未来还会对中国的航空物流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比较短板的还是芯片产业,这是目前中国进口的第一大产品类目,近期内存条和闪存的涨价,不仅带动国内手机和电脑价格上涨,而且让国内手机厂家再一次深度陷入三星“打工仔”的尴尬境地。虽然三星公司的手机销量在持续下降,但是因为手机零配件,特别是内存芯片的涨价,三星公司的利润,又创下了一个历史新高。

光是把这几个短板补齐,就需要投资上万亿人民币,随之形成产业链以后,每年的产值也会变得很高,光进口替代能够产生的效益,就是非常巨大的数字。和08年的主要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此次投资更集中在高科技产业上,能够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更长。

实际上这几个高端产业领域,也是西方国家最后的堡垒,攻克这几个产业堡垒,中国将会跨越最后的产业门槛,成为全球唯一高中低端产业链齐备的国家。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这种头衔对于中国来说,还重要吗?

顺便说一下,芯片产业的发展,会发展一大批高收入的产业人。来自制造行业的高收入人群数量增加,也是发展的成果。

10

主题

15

回帖

320

积分

机械村良民

UID
1017
威望
0
机械币
63
活力
-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16: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2 / 小产业,大机会

实际上除了大产业,我们需要巨额投资补齐短板以外,在很多小型细分产业,中国仍然充满了机会。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说的是日本产业的几个致命短板——阉割在前,又被中国产业规模碾压,互联网时代又遭遇降维打击。但是实际上,我从来没有敢轻视日本的产业。日本产业在很多小型领域,特别是材料、传感器和精加工领域,仍然有着全球领先的竞争力。

虽然“神户钢铁”造假丑闻刚刚曝光,但是在材料领域,日本的确还有很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以碳纤维为例,目前全球最好的碳纤维材料,仍然是出自于日本生产。

一位做进口机床生意的朋友告诉我,德国最好的机床是禁止出口到中国的,即使是他做的机床买卖,在国内仍然属于高端,让他惊讶的是,即使是德国的这一类机床,很多钻头刀具,使用的都是来自日本制造。

在中国已经取得突破的液晶产业,比如TCL的华星光电,所使用的玻璃面板,就来自日本的旭硝子公司(大陆有合资公司)。

除了材料,还有精加工和传感器、仪表这些领域,中国距离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一块距离。比如华大基因,号称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机构,但是使用的基因测序设备,都是来自于美国制造。

这些产业,虽然看上去都不是特别大,但是因为中国还不能制造,因此报价非常高,对应的利润也很丰厚。在这些领域,每取得一些突破,都能够取得很好的利润。

用几个字总结这些产业,就是“小产业,高科技,大机会”。这些年,中国一直在各个领域生长一大批“小而美”的公司,很多都是这种类型。一旦技术取得突破,能够替代进口产品,即使价格比原来低了很多,仍然利润丰厚——足以见得之前国外产品定价有多黑。

10

主题

15

回帖

320

积分

机械村良民

UID
1017
威望
0
机械币
63
活力
-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16: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3 / 大基建,大动作

接下来的几年,又会进入一个基建的大周期。前一阵我写过,来自日本小松公司的“挖掘机指数”,显示中国的新挖掘机销售量,已经接近2010年的高峰期。考虑到市场上的挖掘机存量,这意味着一轮大的基建进入开工倒计时。

其实这并不奇怪,雄安的建设很快就会开始。这个地方目前有一大批搞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型央企在摩拳擦掌,就等规划审批下来,因为资金准备很充裕,因此发令枪一响,这里将会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地—— 当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工地。

除了雄安的建设,实际上中国还有很多基础设施工程还要开工。我们看着现在的高速公路、高铁都是世界第一,甚至很多方面超过了西方国家,但是考虑到中国人口的数量,算起人均来,其实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很多农村的公路,修建的时候只考虑将乡里的农产品拉出来,把农资拉进去,因此路面都不宽。谁也没有预计到,中国汽车时代会到来得这么快,原有的道路,连会车都很困难。因为我经常下乡,两车交会避让,需要非常小心。这还不算这些年还在持续增长的汽车销量。如果这些道路不能尽快拓展,很快就会成为事故高发点,在节假日会成为严重的堵点。

想想光道路这一块,还需要多少资金的投入,可以创造多少就业机会?

除了道路以外,中国在未来三年,通讯基础设施也要再一次大升级,5G和物联网的建设,本身就要投入数千亿,加上由此带来的通讯产业链的新的机会,这一块也是数万亿的大蛋糕。

中国强推物联网和5G的发展,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战略布局,就是通过电信和物联网的投资,拉动相关芯片制造产业,实现国内芯片领域的规模化,让国内芯片产业的投资有米下锅,迅速进入生产阶段。

除了这些,铁路、机场、电力、地铁、城市管道.......都会加大投资力度,而且与以前略显粗放式的投资相比,现在投入的建设,全部都是按照世界先进标准来设计。

如果这两年,世界发生比较大的金融危机,这个投资很可能还要再提速加码。所以搞工程的,接下来的日子,应该不愁没有活干。

10

主题

15

回帖

320

积分

机械村良民

UID
1017
威望
0
机械币
63
活力
-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16: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4 / 大开放,大融合

除了国内的机会,国际上其实也充满机会。

从改革开放前面几十年来看,参与全球经济循环的东部沿海地区,都已经发展起来了,而且随着产业链的提升,不仅进口吞吐量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高。

中国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体,很难参与全球的产业循环。一般只能盯着国内的市场。而内陆省份的财政,又大量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在未来十年,通过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在内陆省份做全球贸易,将会变得越来越便利。我在很多县城,已经发现了很多的进口水果。内陆也有一些地方,把生意做到了国外。像河南的西峡县,把香菇卖到了国际市场,每年外汇收入几亿美元。比起深圳的电子产业,这个出口额也许不算什么,但是这个产业却养活了当地十几万人口。

中国要平衡发展,中部西部就要想方设法把当地的产业融入全球市场,前些年成都、重庆地区的中欧班列、郑州航空港的发展, 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跟着国家走出去,把中国的产品,中国的解决方案带出去。很多在国内已经稀松平常的东西,拿出去已经算是“先进生产力”。以至于连“网络支付、共享单车 ......”这些东西,都成了老外眼中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其实,中国可以输出去的解决方案,何止“新四大发明”,从饮食到中医,从科技产品到基础设施,从文化产品到影视游戏......就像汉唐时期的输出一样,将会源源不断地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要知道,英国已经开始将汉语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摆明了要带着英联邦国家和TG勾勾搭搭。

所以,现在叫“全球化”最响亮的谁?想撂挑子不干叫嚣“本国优先”的大国,又是谁?想想这背后蕴藏的机会,不由得发出了“全球包邮”的笑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机械村 ( 渝ICP备17010994号-1|渝公网安备50022702001048号 )

GMT+8, 2024-6-5 23:38 , Processed in 0.016781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Jixiecun.com

Copyright © 2012-20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