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42|回复: 4

[机械综合] 宋晓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是必由之路,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复制链接]

582

主题

391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UID
8
威望
7
机械币
3148
活力
-32
发表于 2013-8-2 15: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晓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是必由之路,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7月29日,“基于国产软件应用示范企业典型经验交流会”在南阳市召开。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宋晓刚,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孟西林,南阳市领导陈光杰、贺国营出席会议。会上,宋晓刚就“两化深度融合重点方向”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是必由之路,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1) 机械工业占工业和国名经济的比重大

  --2011年机械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利润均约占我国整个工业的1/5(19-20%)左右;
  --2011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约9%;

  2) 机械工业是为经济各行各业提供装备的行业

  如发电输变电设备、钢铁有色冶炼轧制设备、油气勘探石化冶炼设备、施工机械、数控机床等,支撑和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

  3)机械工业是相对能耗低、排放低的产业

  机械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407吨标煤(钢铁冶炼及加工:5.30;石油加工、炼焦:4.25),年耗标煤量1.09亿吨(2012年中国煤炭产量36.6亿吨)

582

主题

391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UID
8
威望
7
机械币
3148
活力
-32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15: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机械工业发展现状

  1、机械工业规模--2012年度

  * 全国机械工业总产值18.4万亿,同比增长12.64% (2009年度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75万亿元)

  * 资产规模14.16万亿元

  * 规模以上企业7.65多万家,从业人数超过1800万人

  2、机械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基础性产业之一

  一是在国民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机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约19.75%,机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约19%,机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约9%

  二更重要的是机械工业是装备工业的主体,总量占装备工业的2/3左右,是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提供装备的行业,如发电输变电设备、钢铁有色冶炼轧制设备、油气勘探石化冶炼设备、施工机械、数控机床等,支撑和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

  3、“十一五”机械工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总规模和诸多产品已居世界第一,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大幅提高。(09年总产值超过10万亿,约1.5万亿美元,日本约1.2万亿美元,美国约1万亿美元)

  1)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保持续高速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2005年    2010年
  总产值    4.18万亿元   14.38万亿元  (年均增长25.21%)  
  规模以上企业  5.58万家   10.13万个  (增长近一倍)
  就业人数    1156万人   1752万人
  利润总额    2196亿元   8984亿元   (年均增长32.54%)
  总资产    3.81万亿元   10.97万亿元。(增长近3倍)
  进出口总额  2228亿美元   1.5万亿美元 (年均增长18.18%)
  增加值占全国工业  16.6%  20.3%  
  增加值占全国GDP   6%     9%

  2)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进出口贸易由逆差变为顺差

  2006年首次实现外贸顺差,2008年外贸顺差476.69亿美元。出口跃居世界第四。

  外贸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增速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 机械工业2010年进出口总额5138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约18%。

  我国机械工业在世界市场占有份额明显上升

  世界机械制造业状况( 2008年VDMA统计评估)
销售总额(亿欧元)
08年增长(%)
世界市场占有率(%)
世界
15,800
3
100
中国
2710
30
17.2
德国
2330
8%
14.7
美国
2300
-10
14.6
日本
1864
11.8
意大利
1074
6.8


582

主题

391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UID
8
威望
7
机械币
3148
活力
-32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15: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
  1、形势不容乐观:
  2011—2012年发展回顾: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 2011年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10年的21.1%下降为15.1%,下降6个百分点;2012年增速降为8.4%,同比又降6.7个百分点。
  -- 2011年工业总产值增速由2010年的33.93%下降为25.06%,下降近9个百分点;2012年增速降为12.64%,同比又降12.42个百分点。
  -- 2011年利润增速由2010年的55.6%下降为21.14%,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2012年增速降为5.18%,同比又大幅降低了15.96个百分点。
机械工业2013年1-5月经济运行主要指标
2012年机械工业逐月累计同比增长速度(%)

1-2月
1-3月
1-4月
1-5月
总产值
13.11
11.88
12.75
13.53
利  润
9.13
6.38
10.07
13.7
增加值
--
9
9
9.3

  工业增加值增增速呈现缓慢回升趋势, 略低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9.4%);总产值增速缓慢回升;利润增速也略有回升。
  尽管“十五”、“十一五”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国机械工业大而不强、基础薄弱、高端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仍然没有明显的改观,目前又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式和环境:发展方式仍然较为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发展滞后。在以上方面取得突破是实现我国机械工业可持续发展、由大变强亟需解决的问题。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方式仍然较为粗放:投资快速增长(“十一五”年均增速38%)但外延倾向严重;单位产出的能耗及材耗高;效益及效率低,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率一般在25%左右,而发达国家则在30%以上等。
  2)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呈现中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品短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主要依赖于实物产品,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集中度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少;对品牌、质量重视不够,世界知名品牌少,品牌价值低。
  3)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薄弱,无法有效支持产业升级:研发能力弱,缺乏核心技术。新产品贡献率平均仅为5.9%,仅为工业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大中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仅1.4%左右。我国关键技术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仅5%左右
  4)基础发展滞后:相对于整机,基础配套落后;基础技术/关键零部件/共性基础工艺/特种原材料滞后;缺乏国际影响力的标准。
  3、面临的新形势、挑战和机遇
  1)新形势
  -- 中央明确了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发展方向,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发展不可能持续。
  -- 我国面临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恶化日益紧迫,要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高质量、高效率、高可靠性、智能化的装备产品,提高能源、材料综合利用效率,促进绿色制造和全社会节能减排。
  -- “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要注重民生机械产品,扩大内需市场增强吸纳就业能。
  2)挑战
  -- 国家产业政策强调发展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长期维持高投入,技术改造方向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两化融合等作为主要抓手;
  -- 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各行各业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品的技术水平、智能化、质量、可靠性等提出更高要求;
  -- 技术创新难度加大:依靠技术引进、技术合作、市场换技术面临发达国家更大的戒心和抑制,自主创新是必由之路。
  -- 基础配套滞后更为突出: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零部件、特种材料、热、煅、焊、铸造等基础工艺将制约新兴产业的发展。
  -- 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发展滞后:提高产品成套能力、提供解决方案能力、增值服务能力是转变发展方式,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途径。
  --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成必然趋势。
  4、清醒认识经济趋缓必然性
  1)发达国家均经历过高速发展后的调整,如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91年后,经济衰退持续了18年之久;
  2)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低劳动力成本、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等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也不能再让它持续;
  3)国家建立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取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两化融合、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等。
  4)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各行各业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品的技术水平、智能化、质量、可靠性等提出更高要求。
  5)技术创新难度加大,依靠技术引进、技术合作、市场换技术面临发达国家更大的戒心和抑制,自主创新既是必由之路,也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582

主题

391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UID
8
威望
7
机械币
3148
活力
-32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15: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5、把握全行业发展趋势,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2012年以来经济运行情况:

  2012年机械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2.64%、12.54%,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了近13个百分点;利润增长仅5.18%,同比下降了15.9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6,同比下降了近13各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6%,同比下降了12.8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各项指标没有明显的好转,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09,比2012年同期又回落了14个百分点,国内外需求总体仍依然趋紧。

  --机械工业近、中期发展总体趋势:

  *“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装备工业发展从高速发展进入到中速发展通道

  *发展方向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由大到强步伐

  产品:升级换代,发展高端,提高质量、可靠性、品牌等

  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对于大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研发和制造能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卖产品销售向卖产品+服务,实现由大到强;对于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增强服务能力,打造企业品牌、塑造百年老店

  行业:发展形成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高、中、低端产品形态,发展形成主机、零部件、原材料、物流、服务等完善、合理的产业链

  结论: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是必由之路,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582

主题

391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UID
8
威望
7
机械币
3148
活力
-32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15: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机械行业两化深度融合方向和关键环节

  两化深度融合是行业和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实施发展战略,实现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机械工业“十二五”任务:
  五大发展战略:创新驱动、主攻高端、夯实基础、两化融合、绿色为先
  重点工作:攻高端、夯基础、强管理
  目标:加快机械工业由大到强的步伐。即:机械工业“十二五”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应紧紧围绕行业发展战略、重点工作及发展目标来开展
  --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两化融合对提高质量、效益、节能减排现实和深远意义,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行业、区域和企业应开展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结合发展战略和目标,找出企业两化融合的问题和关键环节,要能提出行业、区域、企业两化融合的需求。
  1、信息技术融入设计开发技术各个环节,协同工艺、制造、市场营销等,提升企业创新和研发设计能力。
  2、传感、控制、通讯等信息技术融入产品,提高产品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3、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融入产品生产加工过程。提高制造精度、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等
  4、信息技术融入先进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5、重视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及产业链之间的协同,提高企业两化融合综合效率
  6、信息技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绿色制造、安全生产等
  7、信息技术促进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从生产性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加强和促进机械行业与软件行业的融合。加强双方信息沟通交流,尤其是技术、市场、生产、管理等各方面人员的互动和交往,把供需关系转变为协作、合作关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8、关注国家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政策措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
  --工信部《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工作的通知
  *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科技部《“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规划》
  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13年重点工作
  一是以已开展的细分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成果为基础,把评估工作从产品领域拓展到基础工艺领域:热处理、铸造、锻压、表面喷涂等。
  二是积极配合工信部两化融合评估认定工作部署,研究、开展和推进机械全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和认定工作。
  三是积极配合工信部两化融合创新推进专项行动的重点:工业云创新行动,携手软件行业和区域,促进机械工业企业工业云创新应用。
  四是探索和促进行业和区域协同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创新两化融合推进模式和机制。
  最后,宋会长再次强调:自“十二五”开始,国民经济和机械工业发展已从量的发展步入质的发展进程,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发展主线和目标;两化深度融合是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机械村 ( 渝ICP备17010994号-1|渝公网安备50022702001048号 )

GMT+8, 2024-6-7 23:45 , Processed in 0.016858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机械村

Copyright © 2012- Jixiecu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