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39
- 最后登录
- 2024-9-24
- 阅读权限
- 30
- 注册时间
- 2011-7-1
- 回帖
- 41
- 精华
- 0
助理工程师
- UID
- 629
- 机械币
- 201
- 阅读权限
- 30
|
随着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以及技术的创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煤炭资源高效清洁转化和综合利用成为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大势所趋。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型煤化工示范项目总投资规模将达5000亿元,再加上合成氨、甲醇、醋酸等其他煤化工项目,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煤化工产业实际投资可达7000亿~8000亿元。
从项目投资构成看,煤化工设备的购置费约占总投资额度的50%。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空间,我国煤化工设备设计制造水平、供应能力如何?煤化工设备企业是否已做好万全的准备,迎接一切机遇和挑战?
技术有保障 业绩却难跟进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气化技术都已经在我国得到应用,也只有我国使用种类如此众多的技术。与此同时,我国的煤化工技术也在引进吸收中迅速发展,自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的研制开发成为16个重大专项以来,国内煤化工装备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制造的是3万~6万等级的中、小型空分设备,而杭氧已经把突破10万等级的特大型空分设备的核心技术作为公司的主攻方向。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煤化工行业空分设备的投资规模约为350亿~400亿元,气化设备的投资规模约为350亿~400亿元,压缩机及合成塔等设备的投资规模约为470亿~540亿元。
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国内设备制造企业业绩却不尽如人意。甚至有行业专家称,未来一两年,国内市场对大型空分设备的需求达100多台套,但即使是国内龙头企业,能签下一两套的供货合同就已经不错了。
以大型空分设备为例,随着现代煤化工向着大集成、大规模化发展,6万等级以上的空分设备已成行业的主流产品。大型空分设备实现国产化,既节省了项目投资成本,又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可以保障工程稳定安全运行。不过,国产空分设备在国内市场的应用则差强人意,甚至是6万等级的空分设备依然还有进口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