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10|回复: 9

[汽车工业] 高铁都卖到国外去了,为什么国产汽车就是做不起来?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2

积分

防灌水审核

UID
13471
威望
0
机械币
2
活力
0
发表于 2014-7-25 09: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比高铁的引进吸收自主改造,国产汽车为什么做不起来?
汽车行业的以市场换技术,市场换出去了,可是技术呢?反观高铁,一样的引进吸收,现在很厉害。很疑惑,望大神指教!

17

主题

55

回帖

1054

积分

村里打铁的

UID
718
威望
0
机械币
204
活力
-2
发表于 2014-7-27 09: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铁是国家出钱,等于你花别人的钱;汽车是消费者自己出钱,等于你花自己的钱;一个不考虑性价比的表面奢华,一个只考虑性价比的猥琐功利,自然。

PS:坐高铁国家是贴钱的,全国劳动者出钱;开汽车国家是赚钱的,你家人出钱。so,多坐高铁吧,环保舒适安全还能占小便宜

19

主题

47

回帖

703

积分

村里打铁的

UID
698
威望
0
机械币
134
活力
0
发表于 2014-7-27 09: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高铁很厉害?证据何在?汽车业再烂,出口个第三世界国家还是办得到的。高铁什么时候能走出国门再来吹牛吧。爱国五毛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就是,相信一个搞了这么多年都搞不好乘用车行业的国家,用短短几年就能搞好没啥油水的铁路机车和商用车。如果我说一个干啥啥不成一年里换了八家公司的人转行去大学搞研究能拿诺贝尔奖你信不信?

如果光是简单的靠着国家重视就能成功的话,天朝应该高达都造出来了吧。国家对国防建设不比对高铁重视得多?

9

主题

15

回帖

192

积分

村里打铁的

UID
790
威望
0
机械币
64
活力
0
发表于 2014-7-28 08: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高铁和汽车一样高度市场化,那么我想我国高铁不一定能做到世界领先
关键的问题是中国汽车行业缺乏市场营销人才,韩国车一样技术落后,但能卖到全世界到处都是,全是市场营销的功劳。
其次国内对汽车行业限制太多,比如限制改装业,限制小企业造车,国外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改装作坊、小型车企比比皆是,正是这些中小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汽车工业人才。而高铁,在哪国都是国家级大工程,都缺乏市场竞争,都没有民间工业基础,哪国肯花钱,哪国就能占据先机

97

主题

37

回帖

2521

积分

机械厂工人

UID
796
威望
0
机械币
481
活力
49
发表于 2014-7-28 08: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以为高铁是举全国之力取得重大成就,呵呵,中国的高铁技术全盘引进,本身比汽车工业烂的多,之所以人家愿意卖,是因为市场太单一,买方就是中国政府,而且利润丰厚,中国开出的条件就是必须进行技术转让才能进入中国市场,面对的不是民用市场,这些没得商量,国外厂商只能这么做,否则就赚不到钱,而且也不违反世贸协议:反观汽车,人家不转让技术照样能以进口或者在国内建厂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还是能赚钱,但高铁能通过这个途径吗,显然不行,

46

主题

34

回帖

2318

积分

机械厂工人

UID
813
威望
0
机械币
448
活力
38
发表于 2014-7-28 08: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和造卫星一样,举国力来做一件事当然容易,并且一定有人买单,而且就中国当今得民用工业水平来讲,水平还差得很远,这东西除非用垄断方式让国有汽车发展,否则国产品牌汽车一时半会起不来,如有兴趣去优酷查一下奔驰引擎得制造技术,其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撇来设计因素而言都是领先我们太多太多

5

主题

9

回帖

585

积分

机械工程师

UID
805
威望
0
机械币
117
活力
0
发表于 2014-7-28 08: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篇文章给你~

市场换技术,为什么汽车输高铁赢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工业国家,在技术上的积累不足,多个行业都处于落后状态,技术引进是很多行业必须要做的。
但技术这个东西除了当年的苏联以外,各国都是当核心机密在保护着,轻易不给你。甚至在日德大企业工作的华裔人员都被排除在核心技术部门之外,老外也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于是,市场换技术就被提出,利用中国庞大的市场,换取西方大企业的核心非核心技术。给你钱赚,给我技术,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但是,同样的思想却在汽车和高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方面,汽车工业市场换技术几十年效果不佳。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达到2000万了,五年蝉联全球第一,是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却持续下降,2014年上半年,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了136.82万辆,同比下降了15.30%,在全部品牌轿车中占有率为22.2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41个百分点,而6月份的市场占有率更是滑到了自2009年以来的月度新低,为20.91%。
中国的汽车市场是丢了,但是换到的技术却寥寥无几。大众几乎半壁江山都在中国市场,但是中国两家合作伙伴一汽和大众拿到的技术极其可怜。一汽的自主车型用的是马自达、丰田底盘,上海汽车的自主车型荣威则是英国和美国的技术。
另一方面,高铁也是市场换技术,起步比汽车晚的多,但十年磨一剑,不仅中国高铁建设大发展,每个人都从中收益,而且中国高铁已经走出国门进入各国市场,一跃成为世界第一集团。
为什么都是市场换技术,高铁和汽车却是冰火两重天呢?
高铁的成功,来自国家层面强力推动
中国高铁的市场换技术过程被称为“二桃杀三士”。当时的铁道部是中国剩余不多的能够垄断市场的部门,高铁当年市场换技术的核心就是垄断市场,只留一个出口谈判。
当年德国、日本、加拿大都有高铁技术,而且报价都很高,他们知道中国没有核心技术,希望能宰多少宰多少。
而中国这边一方面抛出世界最有诱惑力的超级大订单,一方面不紧不慢地谈判。用尽各种权谋机变,杀鸡儆猴先排除德国厂商;拖长战线,让股东给厂商决策者压力;利用垄断优势做自主研发替代,能替代多少替代多少,压低报价,去血去肉磨骨头。
西门子公司最初每列原型车价格3.5亿元人民币,技术转让费3.9亿欧元。价格不谈,结果中国直接让西门子出局,阿尔斯通、川崎、庞巴迪中标。随即,资本市场做出反应,西门子股票狂跌,谈判团队被集体解雇。等西门子再次竞标时,原型车每列价格2.5亿元人民币,8000万欧元价格转让关键技术。
无砟轨道板是高铁的重要技术之一,外方给了一些资料,不透露核心问题。铁路方面依靠整体优势,把铁道科学院、北方交大、西南交大等单位的专家都聚集起来,攻关数年拿下。
这类例子还有很多,最后的结果就是以不高的代价拿到核心技术,并且迅速消化吸收掉。中国有辽阔的土地,高铁技术拿来在实践中不断升级进步。10年下来,从当初的小学生变身大学教授,不仅解决了中国的高铁问题,还能对外输出。堪称市场换技术的经典案例,市场给了一部分但是主流没有丢掉,技术拿到了完成消化吸收。
技术拿到了,市场还没丢。这算不算市场换技术?在高铁市场换技术的过程中,权谋机变虽然让人眼花缭乱,但真正的核心是国家层面的总体意识,一个出口谈判,对方几家公司互相竞争,“二桃杀三士”最终成功。
利益格局异化,地域各个击破——汽车工业的市场换技术
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换技术可以追溯到80年代,最初的愿望和高铁同样美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研发,最终完成市场换技术的伟业。
但是,这个美好的愿望在执行中完全走了样。因为中外合资,企业利润是分红的。对中方来说,引进后自主研发费时费力。拿来散件直接组装卖车立竿见影。中方的自主研发意愿就不足。
而对外方来说,他们要的是中国市场,技术能不给就不给。当年政策的制定者显然考虑不足。结果就是汽车行业市场换技术的首家企业北汽并没有按照计划开发出自主车型,甚至技术中心在合资10年后才建立。
组装厂逃避关税,卖车中外分红,自主研发消化吸收无人过问——成为汽车工业合资的主要方式。更糟的还在后面,因为汽车行业不像铁路那样拥有来自国家层面的推动力,各个合资汽车厂与地方政府是有利益交集的。在哪里建厂,哪里就有税收有就业。实际上成了外资汽车厂垄断技术,各地政府去竞争给政策。谁要的技术越少,给的市场越多,就在谁那里投资建厂。
这种模式和高铁截然相反,结果就是几十年下来,各地都建立了合资汽车厂,但拿到技术的寥寥无几。
而合资模式培养了中方利益集团。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中方利益集团利益是一致的。当合资汽车遇到真正的自主企业来竞争,中方利益集团和地方政府反而保护是外资的利益。因为保护外资的利益,就是保护自己的利益。这种格局是当年提出市场换技术的人所始料不及的。
这种格局下,大众的一个螺栓都要送到沃尔夫斯堡去认证,本田的核心技术根本就不对合资方中方人员开放。你还不敢去反抗,否则就不给你好车型,转而去另外一地的合资厂商(很多外资在中国都有不止一家合作厂商)。中国汽车企业被外资企业“二桃杀三士”。
市场换技术的核心问题
汽车工业和高铁都是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的现代工业,涉及的门类极多,有各种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壁垒,后发国家想靠自由竞争赶超基本不可能。
一些行业无须国家层面插手——餐饮业兰州拉面可以和肯德基比数量,手机行业小米可以在中国国内的销量上超过苹果。而在难度大、投资高的行业,让民间投资去和国际巨头自由竞争,无疑等于让义和团大师兄去冲击M1A2坦克。只有靠国家力量才能推动这些行业,而市场换技术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高铁和汽车工业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市场换技术的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利益格局问题,一个是垄断市场问题。
高铁干的漂亮,是因为高铁掌握着中国市场这个巨大资源。有技术的外国公司没有形成联盟。一个大市场,多家来谈,优势在中方。中方利益和外资是对立的,你多赚我就少赚。
汽车工业失败,因为合资模式达成了中外利益共同体,外资赚,中资也赚。受损是中国的整体利益,而这个整体利益无人代言。在市场操作上,中国不是一个大市场,而是各个省的小市场。一家外资企业,可以挑选多个合作方,中国各个地区自己恶性竞争,自然没有主动权。
所以,今后无论是对汽车工业的改造,还是其他行业的技术引进,高铁和汽车工业的历史经验可以为鉴。只要搞市场换技术,就要统一口径,统一市场,整个中国市场一个出口谈判。不能各个地区各自为战,被各个击破。
在合作方式上,不能搞分红的合资,搞出来中国利益共同体,而要让中方和外方的经济利益对立。给你市场,但是不给资本,学出来技术自己干,这样才能真正用市场换到技术。

47

主题

68

回帖

1835

积分

机械厂工人

UID
768
威望
0
机械币
354
活力
7
发表于 2014-7-28 08: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1、从资源获取来说,高铁是国家战略层面的东西,所获取的技术、人力和财政资源,那是汽车所不能比的;
2、从行业垄断性来说,高铁是垄断性行业,而汽车是自由竞争行业。

3

主题

16

回帖

99

积分

机械村良民

UID
784
威望
0
机械币
33
活力
0
发表于 2014-7-28 08: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曾经有相同的疑问,我觉得动车做工屌爆了,国产车为什么这么渣。
后来我哥见解算是可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1.动车(当然,高铁也一样),这个是国家给钱造的。。不差钱的概念你懂吗。一节动车车厢的价格我不知道多少钱,反正价格肯定比一普通车会高上很多很多。再普通汽车为了追求市场,不可能会投入太多材料与精力。保持在,凑合一下算个东西能卖就行,厚道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概念了。你要买厚道的,行,钱就不是加一点点了。
2.国家对高铁作为战略方向。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发展研究。汽车,都是企业自己搞。现在既然已经能赚到大把钱了,谁高兴再投资进去做经济效益慢的要死的研究?

2

主题

125

回帖

87

积分

机械村良民

UID
19673
威望
0
机械币
28
活力
3
发表于 2014-7-31 20: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机械村 ( 渝ICP备17010994号-1 )

GMT+8, 2024-5-17 11:00 , Processed in 0.02799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Jixiecun.com

Copyright © 2012-20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