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92|回复: 0

聚碳酸酯注射成型故障的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复制链接]

361

主题

476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UID
11
威望
12
机械币
2892
活力
64
发表于 2012-2-7 11: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聚碳酸酯注射成型故障的产生原因
及排除方法
第一部分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一、水解银丝
是指聚碳酸酯在料筒中发生水解而形成的银丝,其原因是由于粒料在成型前未得到充分的干燥,或已充分干燥的料粒在料斗中停留的时间过长,而料斗又无很好的保温措施,使其重新吸湿,含水量超过规定要求。含水量偏高的料粒在料筒高温作用下水分被气化,导致树脂在熔融过程中发生降解现象,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积存在熔融树脂内部,充模时随料流冲入模腔,形成银丝。这种银丝容易识别,它通常是沿注射流向较均匀地分布,严重时密布在整个塑件表面。它的存在,使塑件的强度有所下降。
消除银丝的根本办法就是:
充分干燥料粒,成型时的含水量必须控制在0.03%以下。
检查含水量的简便方法是:
用两块小玻璃,中间夹一粒被检测的粒料,然后放到280-300℃的加热板上,当粒料受热渐熔时,在玻璃片上平稳加压,将其压扁,观察料中有无气泡。若是普通料斗,干燥后的料粒在里面停留的时间不宜超过30-60min,并要加料筒盖子绝热。
二、分解银丝。
是指成型过程中树脂过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使制件表面产生银丝。  
引起过热分解的原因是:
料筒温度过高;料筒中或喷嘴中有积料死角;熔料在料筒中滞留的时间太长;树脂中混入异物。
这类银丝在塑件表面的分布没有一定的规律,有时呈现出慧星状。此外,分解银丝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塑件的颜色变深,甚至出现棕褐色斑痕,这在主流道上尤为明显。它的存在同样使塑件的强度下降。                 
解决的办法是:
根据产生分解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降低料筒温度,清理积料死角等。若仍不见效,则应考虑换用较小容量的注射机加工。
三、结构银丝。
是指由于塑件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壁厚严重的不均匀或出现断面突变,使熔料在充模过程中急剧膨胀或收缩,导致模腔中的空气混入熔料中形成银丝。
这类银丝主要是影响外观,而对塑件的强度和冲击韧性影响不大。    它的特征是:当工艺条件固定时,银丝分布的形状和位置是固定的,而且总是沿着注射方向分布,发生的位置多数是在断面突变的部位之后。伴随这种现象,塑件表面同时出现凹陷和缩瘪等故障,有些甚至在塑件内部产生不同程度的气泡。
结构银丝可通过改变注射速度来排除。
塑件截面积变化不大时,彩用慢速注射,使料流平稳地充填模腔,从而使熔料经过突变断面时不致混入空气。但是,这有可能出现欠注,这就需要调整模温和喷嘴温度来协调解决。截面积变化悬殊时,即可采用较高的注射速度,并可提高注射压力,使气体从分型面强制排除。如果上述两种方法都不见效,则应考虑改进塑件形体结构及改善模具排气系统。
四、浇道银丝。
是指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或局部堵塞引起的。其原因处理方法如下:
1、主流道锥角α设计得太大。
会使流料在注射初期离开锥壁,产生间隙,随着模腔逐渐充满,空气混夹在料流中进入模腔,形成银丝。它的特征是其分布完全沿注射方向排列。
排除这种故障时,先通过对空注射排除树脂水解及分解的可能,再查α角的大小是否适当,若α>10o即有可能产生上述现象。      
α=4o-6o为宜。α角取得太小则会引起脱模困难,流料不畅。
2、浇口设计不合理。
浇口截面积过小,流料通过浇口时会形成紊流和射流,使熔料与空气掺混,从而在浇口附近产生银丝。
其特征是:以浇口为中心沿注射方向呈放射状分布。
消除方法是:扩大浇口、改变截面积形状,同时降低注射速度更容易奏效。
3、喷嘴口的冷料在注射过程中造成浇注系统分流道或浇口的局部堵塞。
消除方法是:加大模具中的冷料穴及提高喷嘴温度。
五、脉冲银丝。
并非指银丝呈脉冲状,而是指储料时螺杆后退,出现不均匀的跳动现象,犹似脉冲。这种现象的引起是落料不正常,料筒中容易进入空气,注射时空气随熔料进入模腔形成银丝。
它的特征是:产生的位置和数量无一定规律,有时伴随发生欠注、缩瘪和内部气泡等故障。判别这类故障主要是看储料过程螺杆有无脉冲跳动和余料垫(射出监控点)是否恒定。
消除脉冲银丝的处理方法如下:
1、料筒后段温度太高,使进料口附近粒料粘接在一起,落料不正常。适当降低料筒后段温度。
2、料温过低,树脂塑化不良,引起预塑时电机负载过大,螺杆转速失常。适当提高成型温度。
3、螺杆背压太小。
通常,背压在2MPa左右为宜。
4、料斗保温装置设置或使用不当。
红外线灯泡离粒料太近或烘烤时间过长,致使粒料粘结成块,影响落料。调整温度时,注意检查仪表和电路有无异常。
六、封气银丝。
指流料在充模过程中气体不能排除而形成的银丝。其特征是伴随有明显的熔接痕,银丝就出现在熔接痕附近。
消除的方法:改变浇口的位置与形式,设置有效的排气糟或修改塑件形体结构。
l 气泡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① 原料中水分及易挥发物含量太高:应充分干燥成型原料。
② 充模时填充不足:就适当提高注射量或注射压力。
③ 熔料过热分解:检查料筒和热流道的设定温度是否过高,并适当降低。
l 黑点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① 料筒模具内有污物杂质:
应清理料筒,充分置换不洁原料及模具中的污物。
② 熔料过热分解产生黑色碳化物:
检查料筒及热流道设定温度是否过高。
③ 原料中混入杂质:
清除原料中的异物杂质。
l 填充不足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① 熔料及模温太低;
② 注射压力太低;
③ 注射速度太慢;
④ 浇口阻力太大:放大浇口尺寸。
l 脱模困难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① 熔料及模具温度太高。
② 注射压力太高,过量注射,
③ 模具表面有缺陷,应修理模具表面。
④ 脱模装置不合理。适当增加顶杆面积及数量。
l 表面麻点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① 成型温度太低。
② 注射压力太低,塑件表面与模具型腔表面贴合不良。
③ 模具排气不良。
l 表面波纹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① 熔料温度太高:应适当降低料筒及模具温度,延长冷却时间。
② 注射压力太低或注射时间太短,塑件收缩较大。适当提高注射压力及注射时间。
③ 塑件在模腔内冷却不足。降低模具温度及延长冷却时间。
l 浇口附近变白及流波痕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① 熔料及模具温度太低,流料充模不畅。应当提高料筒及模具温度。
② 熔料过量充填。应当降低注射时第二阶段的增压压力及减短注射时间。
③ 充填模具时速度太快。适当减慢注射速度。
④ 浇口阻力太大。适当放大浇口尺寸
第二部分  玻纤增强聚碳酯成型故障的排查
一、 纤维分散不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 料筒温度太低。料筒温度至少在320℃以上;
2、 螺杆背压不足。应将背压调整到3MPa左右
3、 螺杆转速太低。转速一般控制在40-60r/min;
4、 螺杆压缩比及长径比太小。压缩比一般为3∶1,长径比至少22∶1;
二、气泡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 保压时间太短及保持压力太低:保压力至少为80Mpa。
2、 缓冲垫(射出监控点)不够:应适当增大熔胶余量垫。
3、 浇口及流道截面太小:适当增大浇口及流道截面,有时可加大喷嘴孔径。
4、 浇口位置设置不当。应设在厚壁处。
5、 原料干燥不够。应在120℃温度条件下干燥8h以上,并在90℃料斗中保温。
三、表面光泽不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 注射速度太慢;
2、 模具温度太低。应保持在100℃以上;
3、 保压不足。适当延长保压时间及保压压力;
4、 熔料温度太低;
四、烧焦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 料温太高:
一般情况下不能超过350℃。
2、 熔料在料筒中停留的时间太长:
加快注射周期或采用小规格的注射机。
3、 料筒和喷嘴处有滞料死角:
4、 模具排气不良:
一般,排气槽的尺寸为深0.05-0.1mm,宽1-2m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机械村 ( 渝ICP备17010994号-1|渝公网安备50022702001048号 )

GMT+8, 2024-6-5 17:23 , Processed in 0.014454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Jixiecun.com

Copyright © 2012-20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