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386
 
- 最后登录
 - 2024-1-27
 
- 阅读权限
 - 40
 
- 注册时间
 - 2011-6-11
 
- 回帖
 - 40
 
- 精华
 - 0
 
 
 
 
 
机械工程师 
 
 
	- UID
 - 530
 
        - 机械币
 - 1464 
 
- 阅读权限
 - 40
 
 
 
 | 
 
跟渗碳打交道了40年,这个账本里的经验够你用一辈子 
 
渗碳层出现大块状或网状碳化物 
缺陷产生原因:表面碳浓度过高 
1.滴注式渗碳,滴量过大 
2.控制气氛渗碳,富化气太多 
3.液体渗碳,盐浴氰根含量过高 
4.渗碳层出炉空冷,冷速太慢 
 
对策:   
1.降低表面碳浓度,扩散期内减少滴量和适当提高扩散期湿度,也可适当减少渗碳期滴量 
2.减少固体渗碳的催碳剂 
3.减少液体渗碳的氰根含量   
4.夏天室温太高,渗后空冷件可吹风助冷   
5.提高淬火加热温度50~80oC并适当延长保温时间   
6.两次淬火或正火+淬火,也可正火+高温回火,然后淬火回火 
 
渗层出现大量残余奥氏体 
缺陷产生原因: 
1.奥氏体较稳定,奥氏体中碳及合金元素的含量较高 
2.回火不及时,奥氏体热稳定化 
3.回火后冷却太慢 
 
对策: 
1.表面碳浓度不宜太高   
2.降低直接淬火或重新加热淬火温度,控制心部铁素体的级别≤3级 
3.低温回火后快冷   
4.可以重新加热淬火,冷处理,也可高温回火后重新淬火 
 
表面脱碳 
缺陷产生原因:   
1.气体渗碳后期,炉气碳势低 
2.固体渗碳后,冷却速度过慢 
3.渗碳后空冷时间过长 
4.在冷却井中无保护冷却   
5.空气炉加热淬火无保护气体   
6.盐浴炉加热淬火,盐浴脱氧不彻底 
 
对策: 
1.在碳势适宜的介质中补渗 
2.淬火后作喷丸处理 
3.磨削余量,较大件允许有一定脱碳层(≤0.02m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