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147最后登录2014-10-30阅读权限30注册时间2011-7-1回帖12精华0 
 助理工程师 
 
 
	UID707机械币49 阅读权限30 | 
 
| 从事CAE领域的人才应该不少了。 
 首先,高校里研究生毕业课题与CAE相关的太常见了,就是做实验的、做理论的,也往往最后建个模型仿真模拟一下。人才招聘方面,重要的装备制造业的企业部门不少都有专门的CAE部门,如,汽车、航空航天等等。
 
 CAE已经渗入到各个行业,为产品研发提供有力的支持,有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方面,相信许多在CAE部门工作的朋友体会更多。尽管CAE这个工具一度被认为“不入正轨”,甚至被有些人排斥,而这种现象多少还会持续下去。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
 
 一是目前商业软件在诸多方面尚不能满足需求,这主要是指软件求解算法的不足(如现在的多尺度、多物理场问题的求解)、大规模求解的限制,而有些问题甚至其物理机制尚没有被研究透彻。我觉得不能静止的看待CAE的发展,它应该是跟着学术界的研究主流和工业界的实际需要在走,它本身没有终点;
 二是使用者由于缺乏基本的物理概念、背景知识或者数值方法的知识,对软件错误认识,对计算模型缺少理解,对分析设定缺少判断,对计算结果缺少评价。
 
 CAE毕竟不是锦上添花的事,而是有其内在驱动力的。每年有那么多的科研机构在数值仿真领域发表太多的论文,全世界有那么多的CAE软件在更新换代,而且很多都在专业化、行业化,以及这些在背后运作的庞大的开发商、代理商等等。随着对研发产品的要求越来越精尖化,以及CAE软件和计算机硬件水平的提高,CAE应用势必会越来越广阔。
 
 在我看来,尴尬的是国内自主CAE软件的发展。做CAE的人都知道CAE软件的重要性。摇旗呐喊多少年了,我们能拿出手的CAE品牌在哪里?ANSYS,abqus满天飞,国内CAE市场几乎被国外软件所垄断。有人关心过国内的CAE软件发展吗?国内其实不缺人才,中国人更不是干不好CAE。据说ansys的Mechanical就有一半。那国内的CAE软件的现状是什么样呢?
 | 
 |